根据食品工业部制酒工业管理局指示及全国名酒会议的精神,1957年,四川糖酒研究室、四川省专卖事业公司和四川省工业厅食品局等单位,开启泸州老窖大曲酒总结工作,一行共16个单位62人来到泸州老窖参加了查定试点工作,对泸州老窖的工艺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如“窖帽高低、熟糠配料、大曲用量、量质摘酒、截头去尾”等。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名酒试点,拉开了中国白酒“三大试点”的序幕。
于传统中继承、提炼,于科学中革新、提升,试点不仅对泸州老窖酒的技艺总结和传承具有开创性的贡献,更是对中国传统名白酒技艺的总结、提炼、推广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总结出来的科学实验方法得到了有效运用。1959年,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新中国第一本白酒酿造专业教科书《泸州老窖大曲酒》,书中对泸州老窖大曲酒的传统工艺操作做了科学的分析和阐述,成为当时整个白酒酿造行业最全面、最权威、最先进的酿造技艺标准。
在深度认识传统操作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泸州老窖大曲酒操作法”,包含“熟糠拌料、量水用量、麦曲用量、入窖温度、回酒发酵、踩窖、窖帽高低、延长发酵周期、截头去尾、麦曲制造”等14个方面,从而使操作法更加先进,提高了质量和出酒率。这些操作方法至今都为全国各酒厂沿用、推广。图为20世纪50年代,温永盛作坊(泸州老窖36家作坊之一)的酿酒师正在进行“熟糠拌料”。
20世纪50年代,温永盛作坊(泸州老窖36家作坊之一)的摊晾现场,师傅正在用木锨将粮糟摊铺在晾堂上,用竹扇扇凉。所谓摊晾,就是将经高温蒸煮后的糟醅,使其冷却至符合一定温度要求的过程。“打梗摊晾”是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的独门绝技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1980年开始,国家首次制定了浓香型白酒部标。这个标准由轻工业部食品发酵科研所、辽宁省食品研究所、泸州老窖曲酒厂等科技人员组成工作组,历时约3年,于1983年6月30日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
1964至1965年,国家同时在泸州老窖、汾酒、茅台进行查定总结工作。四川省商业厅、四川省食品发酵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了以高级工程师陈茂椿和研究员吴衍庸等为主的泸州老窖大曲酒试点工作组,对泸州老窖大曲酒窖泥、酒曲微生物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工作。此次“泸州老窖试点”是又一次规模超大、规格超高的“国家战略工程”,为中国浓香型白酒产业逐渐进入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和“微生物学范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科学之路。
泸州老窖所形成的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工艺,在全国是最早的范例,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20世纪70年代,泸州老窖科研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研究。